个人登录 | 注册
机构登录
《安徽医学》 788-793 2024年第6期 2024 6 安徽医学 |
---|
极光激酶ATPX2有丝分裂肿瘤 |
作者: 李旭霞 、代九菊 、扈婷婷 、段小钰 、赵爽彦 、毕心然 、付亚雯 、张一粟 、蔡宏懿 |
摘要: 基因组不稳定是肿瘤的重要标志,细胞分裂过程中调节遗传稳定性的相关蛋白质与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极光激酶(Aurora kinase)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其包括极光激酶A(Aurora-A)、极光激酶B(Aurora-B)和极光激酶C(Aurora-C)3个亚型,在细胞周期中呈动态分布。通过调控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成熟和分离、双极纺锤体的组装和稳定、染色体的精确分离等过程,以确保细胞周期的正常完成。爪蟾驱动蛋白样蛋白2靶蛋白(TPX2)是Aurora-A的关键调节剂之一,在有丝分裂纺锤体的组装和维持纺锤体极的完整性方面至关重要。最近有学者发现了Aurora-A/TPX2复合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新作用。因此,本文就Aurora-A和TPX2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Aurora-A/TPX2复合体作为一个新的功能单位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临床肝胆病杂志》 1390-1396 2024年第7期 2024 7 临床肝胆病杂志 |
---|
癌,肝细胞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类极光激酶A |
作者: 何燕芳 、谢娇娇 、郑兰兰 、郭才 、马燕花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的HBV-HCC患者、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各50例,收集同期体检中心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5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以及入院后首次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等检验指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DK1和AURKA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CDK1与AURKA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K1与AURKA对HBV-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BV-HCC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组与HBV-HCC组Alb、Glb、DBil、AST、GG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LC组与HBV-HCC组Glb、AST、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HCC组患者血清中CDK1及AURKA水平明显高于HBV-LC组、CHB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CDK1水平与AURKA在总研究人群和HBV-HCC患者中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26 6、0.815 2,P值均<0.001)。以对照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2 3,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CC的AUC为0.886 6,敏感度为95.80%,特异度为74%。以CHB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833 3,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75%;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972 7,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1.67%。以HBV-LC组为参照,CDK1诊断HBV-HCC的AUC为0.608 5,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54.17%;AURKA诊断HBV-HCC的AUC为0.762 2,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47.92%。结论 血清CDK1与AURKA水平随着HBV相关慢性肝病的进展而升高,二者对HBV相关HC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中国全科医学》 2508-2512 2023年第20期 2023 20 中国全科医学 |
---|
甲状腺肿瘤癌,髓样极光激酶A预后队列研究生化治愈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 赵泽玮 、康宁 、郭丰丽 、王钟玉 、郑向前* |
摘要: 背景 甲状腺髓样癌(MTC)组织中极光激酶A(Aurora 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化治愈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MTC组织中Aurora A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生化治愈的危险因素,明确Aurora A表达与生化治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9年7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头颈部肿瘤科就诊住院并行肿瘤切除的MTC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患者组织Aurora A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TC患者获得生化治愈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Aurora A高表达62例,Aurora A低表达28例;40例患者实现生化治愈,18例患者出现复发。Aurora A高表达患者的性别、最大肿瘤长径、T分期、N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分期指南(AJCC8th)临床分期、生化治愈情况、复发情况与Aurora A低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治愈患者的性别、病灶数量、T分期、N分期、AJCC8th临床分期、Aurora A表达情况与未生化治愈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病灶[OR=3.18,95%CI(1.01,9.97),P=0.047]、T3/T4分期[OR=3.69,95%CI(1.05,12.93),P=0.042]、Aurora A高表达[OR=3.22,95%CI(1.07,9.74),P=0.038]是MTC患者生化治愈的影响因素。结论 Aurora A高表达与MTC肿瘤侵袭有关,并且Aurora A水平能影响患者是否获得生化治愈。 |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1-8+58 2024年第1期 2024 1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
极光激酶A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形成斑块生成髓系细胞生成 |
作者: 耿戈戈 、张峰华 、刘晓炎 、樊雯婷 、甘滔* |
摘要: 目的:明确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是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方法:从GEO数据库提取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基因表达谱数据(GSE 19286),选择特异性探针分析AurkA表达。选用8周龄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作为CC组(喂养普通饲料),将8周龄C57BL/6J背景的ApoE-/-(Apolipoprotein E KO)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N组(喂养普通饲料)和AH组(喂养21%脂肪,0.5%胆固醇的高脂饲料),喂养16周。收集外周血及主动脉、肝脏、脾脏等组织样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和主动脉大体油红染色确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利用qPCR方法检测各组织AurkA mRNA表达。选用8周龄C57BL/6J背景的ApoE-/-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MC组(溶剂处理的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和M组(AurkA抑制剂MLN8237处理的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以同样方法高脂喂食16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在建模第12周开始M组给予小鼠20mg·kg-1MLN8237灌胃,每周2次,持续4周,MC组给予小鼠同等体积溶剂(10%2-羟丙基-β-环糊精和1%碳酸氢钠)处理。在建模16周后取外周血,检测血脂水平的同时,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髓性细胞占比;取主动脉经大体油红染色检测斑块总面积;取心脏制备主动脉根部切片经HE和油红染色后分析斑块面积以及斑块内脂质累积情况。基于Bloodspot数据库分析AurkA mRNA在各类血液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并构建细胞模型,使用8周龄C57BL/6J小鼠获取骨髓细胞悬液,加入10ng·mL-1M-CSF诱导成为骨髓源性巨噬细胞,重新铺板分为对照组(Con)、建模组(ox-LDL)以及AurkA抑制剂处理组(ox-LDL+TCS)。在建模组(ox-LDL)和AurkA抑制剂处理组(ox-LDL+TCS)细胞中加入100μg·m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同时给予ox-LDL+TCS组10 nM AurkA抑制剂TCS7010处理,给予ox-LDL组等量溶剂处理,48h后利用油红染色检测泡沫细胞的脂质累积情况。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基因表达谱数据显示,AurkA mRNA在病灶区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与CC组和AN组相比,AH组血清中的TC、TG以及LCL-C水平均升高(P<0.05),同时主动脉中存在大量粥样斑块沉积,提示造模成功。相较AN组,AH组小鼠肝脏、脾脏以及主动脉中的AurkA mRNA水平均有上调(P<0.05)。在给予mln8237处理后,与mc组相比,m组的体重、血脂水平以及主动脉斑块总面积均无显著改变(P>0.05),但其主动脉根部的斑块面积以及斑块内的脂质累积均减少(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m组小鼠外周血中的髓性细胞占比与mc组相当(P>0.05),但单核细胞占比降低(P<0.05)。AurkA在血液细胞中的表达谱分析显示,其在髓性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在细胞实验中,与ox-LDL组相比,ox-LDL+TCS组的油红阳性面积占比下降(P<0.05),提示AurkA抑制剂能够下调巨噬细胞的脂质累积从而抑制泡沫细胞生成。结论:AurkA通过调控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数量以及斑块中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生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抑制AurkA活性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1-6 2025年第1期 2025 1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
---|
疱疹病毒4型,人微管相关蛋白质类鼻咽癌极光激酶ADNA甲基化 |
作者: 赵梓秀 、赵燕 、师朵 、刘雯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中EB病毒(EBV)对微管相关蛋白9(MAP9)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鼻咽癌细胞系中MAP9的蛋白和mRNA表达;软件预测MAP9基因甲基化岛,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BGS)技术检测MAP9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采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EBV阳性鼻咽癌细胞系C666-1,减少DNA的甲基化,检测经处理后细胞中MAP9基因表达情况;选取EBV阴性鼻咽癌细胞系HONE和CNE-1,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细胞模型,将其命名为HONE-LMP1和CNE-1-LMP1,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相较于对照组细胞HONE-LMP1-NC和CNE-1-LMP1-NC的极光激酶A(Aurora A)和MA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EBV阳性鼻咽癌细胞系中MAP9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EBV阴性鼻咽癌细胞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3、7.76,P<0.05)。EBV阳性鼻咽癌细胞系中MAP9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高于EBV阴性鼻咽癌细胞系,而5-Aza-cdR处理后MAP9的表达水平并未显著升高(F=2.90,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EBV阴性鼻咽癌细胞系HONE和CNE-1中外源性稳定表达LMP1后,MAP9上游激酶Aurora A的表达明显上调(t=6.76、8.29,P<0.05),而MAP9蛋白表达则出现明显下调(t=4.76、7.21,P<0.05)。结论 EBV编码的LMP1能够通过上调MAP9上游Aurora A的表达来抑制MAP9的表达,从而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343-349 2023年第4期 2023 4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
---|
极光激酶B极光激酶癌症靶向治疗 |
作者: 张峰华 、张顺美 、朱奕帆 、甘滔* |
摘要: 极光激酶B(Aurora kinase B,AURKB)属于极光激酶家族,是一种参与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AURKB在一些癌症中高表达,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AURKB的结构、功能和定位,以及AURKB调控肿瘤发生发展所依赖的具体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重要思路。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1476-1484 2018年第12期 2018 12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
肝细胞癌极光激酶danusertib细胞周期阻滞凋亡自噬 |
作者: 朱桥华 、罗美华 、周成宇 、陈智贤 、黄维 、黄江远 、赵淑芬 、于新发 |
摘要: 目的 探讨极光激酶抑制剂Danusertib(Danu)对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anu对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确定Danu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anu对HepG2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自噬相关效应蛋白和通路蛋白的表达.采用氯喹抑制自噬以明确其所起作用.结果 Danu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24 h和48 h的IC50分别为39.4μmol和14.4μmol.Danu通过上调p53及p21的表达和下调Cyclin B1及CDC2的表达引起HepG2细胞出现G2/M周期阻滞和异倍体,通过上调Bax、Pum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和下调Bcl-xl及Bcl-2的表达引起HepG2细胞凋亡,通过激活上调AMPK信号通路和和抑制PI3K/PTEN/AKT/mTOR信号轴引起HepG2细胞出现自噬.采用氯喹抑制自噬后,能够增强Danu对HepG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 Danu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引起G2/M细胞周期阻滞,导致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效果.Danu能够引起细胞保护性自噬. |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16-20 2023年第1期 2023 1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
---|
极光激酶B有丝分裂染色体 |
作者: 王蕾 、宋春林 、张雨晴 、张刚* |
摘要: 目的 探究有丝分裂激酶Aurora B对HeLa细胞染色体形态变化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HeLa细胞中加入二甲基乙酰胺(DMA),观察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将HeLa细胞分为A、B组,分别加入DMSO和Aurora B激酶抑制剂处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组蛋白H3 S10的磷酸化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活细胞成像和细胞染色体分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变化;在B组细胞处理的基础上加入磷酸酶抑制剂处理(C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磷酸酶对染色体形态变化的影响;使用小干扰RNA(siRNA)筛选Aurora B激酶的底物蛋白。结果 A组和B组细胞中组蛋白H3 S10磷酸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58,P<0.05)。B组加入Aurora B激酶抑制剂处理30、60、90 min时染色体聚集细胞数量较A组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9.28~738.73,P<0.05),抑制Aurora B激酶能够促进染色体的聚集。A组、B组、C组染色体聚集的细胞数量差异有显著性(F=969.20,P<0.05),其中C组明显低于B组(t=22.41,P<0.05)。siRNA筛选结果显示,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种Aurora B激酶的底物蛋白影响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结论 有丝分裂激酶Aurora B通过磷酸化多种底物蛋白使染色体处于分散状态,而磷酸酶则发挥去磷酸化作用促进染色体的聚集,两者协同调控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427-431 2019年第4期 2019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
胃癌极光激酶AWnt信号通路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
作者: 魏晓东 、刘茜 、唐艳萍 |
摘要: 目的:研究极光激酶A(AURKA)基因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AURKA特异性抑制剂MLN8237(20μmol/L)处理SGC-7901胃癌细胞系作为实验组,以DMSO处理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内AURKA的表达水平,藉此验证该抑制剂效果;同时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和EMT相关蛋白N-cadherin、E-cadherin和Twist表达水平,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用Transwell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增殖.结果:PCR结构提示对照组细胞内AURKA的表达为1.00±0.13,实验组为0.36±0.09(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GC-7901细胞内β-catenin(0.41±0.07)(P<0.01)、N-cadherin(0.26±0.08)(P<0.01)、Twist(0.33±0.12)(P<0.01)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4.05±0.96)表达水平上调(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的结果与其一致,细胞周期实验结果示细胞出现了明显的G2/M期阻滞(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示实验组(28.33±3.82)穿过基膜的细胞较对照组(83.67±4.28)明显减少(P<0.05);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克隆形成数(104.67±5.73)较对照组(417.00±7.25)明显减少(P<0.05).结论:AURKA可以通过下调Wn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细胞侵袭、增殖过程,可作为提高胃癌临床化疗敏感性的潜在靶点. |
《口腔疾病防治》 27-33 2021年第1期 2021 1 口腔疾病防治 |
---|
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信息学生物学标志物差异表达基因基因芯片极光激酶细胞凋亡抑制因子5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E2F转录因子7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 |
作者: 王力业 、高莺 、田淳 |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芯片数据集GSE23558、GSE37991、GSE30784,利用GEO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差异基因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筛选关键基因。进而使用Kaplan Meier在线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并使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21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16个核心基因,其中与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包括: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极光激酶B(aurora kinase B,AURKB)、细胞凋亡抑制因子5(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5,BIRC5)、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 6,CDC6)、E2F转录因子7(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7,E2F7)、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UHRF1),这些关键基因与癌旁组织相比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呈高表达并且患者生存时间均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URKA、AURKB、BIRC5、CDC6、E2F7和UHRF1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潜在的标志物。 |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数据库 | 操作 |
---|
1 | Aurora-A/TPX2复合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李旭霞 、代九菊 、扈婷婷 、段小钰 、赵爽彦 、毕心然 、付亚雯 、张一粟 、蔡宏懿 |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 | 期刊 | |
2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极光激酶A(AURKA)在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 何燕芳 、谢娇娇 、郑兰兰 、郭才 、马燕花 |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年第7期 | 期刊 | |
3 | 极光激酶A表达对甲状腺髓样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治愈的影响作用研究 | 赵泽玮 、康宁 、郭丰丽 、王钟玉 、郑向前* | 《中国全科医学》 2023年第20期 | 期刊 | |
4 | 极光激酶A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 耿戈戈 、张峰华 、刘晓炎 、樊雯婷 、甘滔* |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 | 期刊 | |
5 | EBV抑制鼻咽癌细胞系中MAP9表达的机制 | 赵梓秀 、赵燕 、师朵 、刘雯 |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 | 期刊 | |
6 | 极光激酶B的功能及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张峰华 、张顺美 、朱奕帆 、甘滔* |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 | 期刊 | |
7 | 抑制极光激酶活性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 朱桥华 、罗美华 、周成宇 、陈智贤 、黄维 、黄江远 、赵淑芬 、于新发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2期 | 期刊 | |
8 | 有丝分裂激酶Aurora B对染色体形态变化的影响 | 王蕾 、宋春林 、张雨晴 、张刚* |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 | 期刊 | |
9 | 极光激酶A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 魏晓东 、刘茜 、唐艳萍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 | 期刊 | |
10 |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基因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王力业 、高莺 、田淳 |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期 | 期刊 |
出版物经营(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新出发(鄂)批字第1073号 电子出版物制作(鄂)电制证字第001号 音像制品制作(鄂)音制证字第01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鄂)字第009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