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 注册
机构登录
《广东蚕业》 145+147 2019年第1期 2019 1 广东蚕业 |
---|
新时期苗族刺绣刺绣工艺现状应用 |
作者: 段春华 |
摘要: 苗族刺绣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刺绣工艺,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文章结合贵州苗族民间刺绣工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新时期背景下,促进其苗绣工艺发展的几点建议,并提出了在新时期贵州苗族民间刺绣工艺的应用领域。 |
《丝绸》 52-54 2009年第2期 2009 2 丝绸 |
---|
西江苗族刺绣色彩风格色彩特征 |
作者: 黄玉冰 |
摘要: 从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当地的自然风貌、人文风俗、环境资源、搭配习惯4个方面解析了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分析了西江苗族刺绣特征形成的本质缘由,为研究西江苗族刺绣提供色彩方面的理论参考. |
《丝绸》 41-44 2010年第7期 2010 7 丝绸 |
---|
西江苗族刺绣装饰特征装饰法则 |
作者: 黄玉冰 |
摘要: 通过对西江苗族服饰刺绣常用色彩及运用规律、西江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构图形式和刺绣技法的装饰特征、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装饰法则三方面的解读,了解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特点,展示西江苗族刺绣所代表的典型的苗族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征.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值得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借鉴和发展. |
《黑龙江纺织》 23-26 2024年第1期 2024 1 黑龙江纺织 |
---|
苗族刺绣当代服装设计发展趋势 |
作者: 孙洪梅 |
摘要: 通过对贵州苗族刺绣的概述、特点与价值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应用案例、发展趋势与挑战的解析,探讨了贵州苗族刺绣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在未来时尚产业发展中的可能性。 |
《东方收藏》 146-148 2023年第11期 2023 11 东方收藏 |
---|
苗族刺绣图案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
作者: 黄学映 |
摘要: 文章旨在探索苗族刺绣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结合苗族刺绣的风格纹样、色彩特征和工艺技法,深入分析其在标志设计、平面设计、产品包装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显示,苗族刺绣的独特之处和美学价值能够为设计作品增添文化氛围和个性化特点,吸引观众关注,并传递出品牌的身份认同。该研究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群文天地》 203 2013年第7期 2013 7 群文天地 |
---|
苗族刺绣产业化商业群体传承和保护 |
作者: 潘璐璐 |
摘要: 以黔东南各苗族村寨流动至凯里市金泉湖仰阿莎广场的苗族生意人为视点,以他们出售的苗族刺绣成品和交易市场活动为研究核心,探索苗族传统刺绣技艺在异地的传承保护和产业化开发路径。即探析苗绣技艺在现代市场下如何理性保护、如何在开发中得到传承,让其在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前提下向前发展。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9 2020年第6期 2020 6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
苗族刺绣实践共同体性别身份族群认同 |
作者: 叶荫茵 |
摘要: 以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苗族女性的刺绣实践为田野对象,以实践共同体为理论基础,阐释个体的多元身份是如何通过特定的物质文化实践并行建构、发展和融合的。学习、制作和教授苗族刺绣技艺是渗透于苗族女性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社会和文化实践。在此过程中,苗族女性不但掌握了苗绣技艺,也形成性别认同、增强族群认同,并实现了苗族传统文化技艺的代际传递。 |
《丝绸》 62-66 2014年第11期 2014 11 丝绸 |
---|
皮雕艺术苗族刺绣纹样风格艺术风格饰品设计 |
作者: 钱孟尧 、伍雯婷 |
摘要: 基于苗族刺绣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将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苗族刺绣图案融入到现代皮雕饰品的设计中,通过对现代皮雕艺术的国内外发展、表现形式、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开展了苗族刺绣图案在现代皮雕饰品中创新设计的深度探索,期待注入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皮雕饰品能展现出新的风格.通过创新设计,将苗族刺绣图案中的龙纹、花卉等纹样灵活地应用到皮雕饰品中,结果表明:这两种艺术的结合是将民族风与现代风融合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这使得皮雕饰品是一件实用产品的同时,更是一件富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品. |
《丝绸》 46-48 2004年第6期 2004 6 丝绸 |
---|
苗族刺绣服装 |
作者: 翁长庆 |
摘要: 中国的刺绣艺术渊源流长,除中国传统四大名绣外,各类民间刺绣也别具特色,而苗族刺绣是其中最为绚丽的产品.笔者为能深入了解苗族刺绣的特色,曾亲赴滇、黔各地考察并写就此文.本文通过对苗绣的民族风格、技法、纹样、颜色的运用各方面的论述,条理清晰的分析了苗族刺绣所独具的特点. |
《丝绸》 39-40 1998年第5期 1998 5 丝绸 |
---|
刺绣苗族苗绣 |
作者: 孙佩兰 |
摘要: 苗绣是我国刺绣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文章介绍了苗绣在图案题材、色彩搭配、手现手法及刺绣工艺上的独特风格,富有艺术情趣。 |
《凯里学院学报》 64-73 2023年第3期 2023 3 凯里学院学报 |
---|
卷积神经网络边缘信息语义分割风格化处理苗族刺绣 |
作者: 谭永前 、曾凡菊* |
摘要: 传统神经网络算法在对苗族刺绣图像风格模拟过程中,存在模拟图像边缘轮廓模糊,生成的风格化模拟图像纹理细节缺乏立体感、线条扭曲以及模拟效果图的前景和背景层次不清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语义分割的苗族刺绣风格数字模拟算法:首先对内容图像和风格图像进行预处理,检测内容图像的边缘轮廓并增强,利用FCN-CRF图像语义分割算法对内容图像和苗族刺绣风格图像进行语义分割并进行标注,同时获取相应的二值化掩膜。然后把内容图像和苗族刺绣风格图像及相应掩膜输入到CNN中进行网络计算,完成苗族刺绣风格的转换,获得苗族刺绣风格初始模拟图像。最后把边缘轮廓增强图像和绣布与初始模拟图像进行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提高风格模拟效果图中前景图和背景图的层次感,风格模拟效果图的边缘信息清晰度得到改善,取得了比传统算法更好的风格模拟视觉效果。 |
《丝绸》 43-49 2011年第2期 2011 2 丝绸 |
---|
西江苗族刺绣刺绣技法艺术技巧艺术特征 |
作者: 黄玉冰 |
摘要: 对现代西江千户苗寨中仍常见到的平绣等10种刺绣艺术技法,分别从刺绣技法的特点、刺绣的艺术审美、主要绣制过程、刺绣装饰部位等方面,介绍了西江苗族刺绣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特征,为现代纺织品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装饰技巧,为当代纺织品设计技术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提供依据. |
《丝绸》 52-55 2010年第2期 2010 2 丝绸 |
---|
少数民族公共空间苗族刺绣 |
作者: 徐晶 、陈一 |
摘要: 探索苗族文化中公共艺术与公共性的展现,针对苗族文化中的刺绣、染织,以及节庆的巾幡进行研究,剖析苗族文化中的平等性和互动件,分析其是如何在少数民族社会中体现的.同时,借鉴国外民族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具体分析美国、日本等国的公共艺术案例.最后,研究国内将苗族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城市空间建设中的实践,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与未来的期望.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63 2023年第1期 2023 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针法 |
作者: 彭泽洋 、邓可卉 |
摘要: 黔东南苗绣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章系统考察了黔东南各地的苗族刺绣技艺及其工艺流程,并且深入挖掘了相关工艺起源及其文化内涵。研究认为: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可以分为以直针、环针为单元的针法和以材料、线为表现主体的绣法。破线绣作为苗族平绣的精品是依托台江县施洞镇的经济繁荣而逐步发展;锁绣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针法之一,在黔东南苗族刺绣中被保留和发展,并形成了多种衍生针法;贴绣和堆绣作为黔东南苗绣中表现纺织材料的绣法,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惜物”和“节用”的理念;绉绣和绞籽绣作为辫绣的衍生绣法,都是以“线”为表现对象。研究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对划分苗族支系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
《国学》 273-279 2024年第2期 2024 2 国学 |
---|
黔东南苗族刺绣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
作者: 陈洁丽 、黄婧 、连云彬 |
摘要: 苗族刺绣是最丰富、最原始、最富内涵的,更是最能再现苗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情感及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型载体。因为这样的文化渊源,对苗绣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对中华民族“根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铜仁学院学报》 55-63 2023年第5期 2023 5 铜仁学院学报 |
---|
清水江流域苗族刺绣多重功能文化象征 |
作者: 王庆贺 、王潇 |
摘要: 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中,刺绣发挥着多重功能,它既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用于服饰及生活用品的装饰,并在人生礼仪及节日庆典中使用,又是苗族民众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及祈福纳吉的心理表达。同时,它亦充满象征意蕴,是苗族民众身份、财富、地位的象征,是支系归属的标志和婚姻圈的界限。 |
《丝绸》 82-87 2018年第8期 2018 8 丝绸 |
---|
苗族服饰十字纹装饰风格针法刺绣步骤 |
作者: 张译文 、贺阳 |
摘要: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苗族妇女以其精湛的刺绣工艺和装饰方法,将十字纹样的造型发挥到了极致.文章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花溪苗族服饰为研究依据,结合实地考察,对花溪十字纹绣品总结归纳,从针法工艺、刺绣步骤、色彩构成及应用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四大类别七种针法和以"十"字形为基础的制作步骤.其丰富的刺绣针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传承的价值,程序化的制图步骤及巧妙的构图方式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现代设计具有启发作用.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3 2013年第4期 2013 4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
---|
苗族侗族刺绣图案文化人类学图腾崇拜 |
作者: 徐秀红 |
摘要: 苗族侗族的文化绚丽多姿,尤其苗族服饰更是异彩纷呈。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广西融水、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服饰刺绣文化存在的趋同与存异现象,通过服装上图腾图案及其他故事场景、人物图案的比较①,探析苗族与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对其刺绣文化的竞生共生的影响。 |
《丝绸》 1-9 2022年第10期 2022 10 丝绸 |
---|
刺绣机绣数码刺绣针法制版刺绣机制造业刺绣产业产业升级 |
作者: 张鎏鑫 |
摘要: 在传统工艺振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制造业升级的多重背景下,依托中国传统手工刺绣针法,深度挖掘刺绣机制造潜力,数字化赋能提升绣品质量,成为刺绣产业升级的重要途经。文章通过对手绣针法与机绣针法的解读,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刺绣机制造业及制版软件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剖析出现此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手绣针法数字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刺绣机和制版软件的现有针法,可直接或间接地达到传统手绣效果,从而提升绣品价值。最后,从可行性角度提出了手绣针法与机绣针法有效融合的实施保障。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4-80 2024年第3期 2024 3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童帽艺术传统文化造物贵族苗族民族服饰图纹刺绣文化寓意 |
作者: 余捷妮娜 、冯信群 |
摘要: 苗族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着生活中造物。文章以贵州黔东南苗族村落为调研对象,了解苗族文化中不仅有着繁衍生命、多子多孙的生殖崇拜,更有着重视佑护子孙长大成人的美好寓意。庇护幼童的文化行为主要表现为民风民俗的造物行为。这类造物行为主要涉及服饰、器具等方面,以此形成苗族文化造物的多个类型。内容以苗族宗教信仰为线索,一是阐述苗族“佑子观”的形成及三种主要的传统造物类型;二是以苗族孩童头帽作为样本对象,寻访民间制作人,并通过图纹、材料、形制、刺绣针法等分析头帽的传统制作工艺;三是表明苗族“佑子观”的深层意蕴下现今苗族孩童童帽的概貌。 |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数据库 | 操作 |
---|
1 | 浅谈贵州苗族民间刺绣工艺的现状及其应用 | 段春华 | 《广东蚕业》 2019年第1期 | 期刊 | |
2 | 西江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 | 黄玉冰 | 《丝绸》 2009年第2期 | 期刊 | |
3 | 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特点 | 黄玉冰 | 《丝绸》 2010年第7期 | 期刊 | |
4 | 贵州苗族刺绣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孙洪梅 | 《黑龙江纺织》 2024年第1期 | 期刊 | |
5 | 苗族刺绣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黄学映 | 《东方收藏》 2023年第11期 | 期刊 | |
6 | 苗族刺绣手工艺产业化研究 ——以仰阿莎广场苗族商业群体为研究对象 | 潘璐璐 | 《群文天地》 2013年第7期 | 期刊 | |
7 | 绣制“苗族女性” ——苗绣实践共同体和身份建构的关联性分析 | 叶荫茵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 | 期刊 | |
8 | 苗族刺绣图案在现代皮雕饰品设计中的应用 | 钱孟尧 、伍雯婷 | 《丝绸》 2014年第11期 | 期刊 | |
9 | 谈谈苗族刺绣 | 翁长庆 | 《丝绸》 2004年第6期 | 期刊 | |
10 | 苗绣 | 孙佩兰 | 《丝绸》 1998年第5期 | 期刊 | |
11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语义分割的苗族刺绣风格数字模拟 | 谭永前 、曾凡菊* | 《凯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 | 期刊 | |
12 | 西江苗族刺绣的技法研究 | 黄玉冰 | 《丝绸》 2011年第2期 | 期刊 | |
13 | 在苗族文化中探寻公共艺术 | 徐晶 、陈一 | 《丝绸》 2010年第2期 | 期刊 | |
14 | 黔东南苗族刺绣技艺探析 | 彭泽洋 、邓可卉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 | 期刊 | |
15 | 黔东南苗族刺绣传承的教育价值 | 陈洁丽 、黄婧 、连云彬 | 《国学》 2024年第2期 | 期刊 | |
16 | 清水江流域苗族刺绣的多重功能与文化象征 | 王庆贺 、王潇 |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 | 期刊 | |
17 | 贵州花溪苗族女上衣中十字刺绣纹样探析 | 张译文 、贺阳 | 《丝绸》 2018年第8期 | 期刊 | |
18 | 当族侗族服饰刺绣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以广西融水和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为例 | 徐秀红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 | 期刊 | |
19 | 论工匠精神背景下的手绣与机绣针法融合路径 | 张鎏鑫 | 《丝绸》 2022年第10期 | 期刊 | |
20 |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造物的童帽艺术研究 | 余捷妮娜 、冯信群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 | 期刊 |
出版物经营(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新出发(鄂)批字第1073号 电子出版物制作(鄂)电制证字第001号 音像制品制作(鄂)音制证字第01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鄂)字第00975号
正在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