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 注册
机构登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0-158 2023年第1期 2023 1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
作者: 刘明娜 、齐蔓莉 、陈小红 、谭金凤 、张丹 、刘雨嫣 、韩建德 、马春光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沙眼衣原体蛋白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致病作用,预测具有临床检测价值的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输卵管性不孕组(TFI)58例,正常生育组(FC)41例,非输卵管性不孕组(IFC)18例。血清检测CT-IgG ELISA试剂盒检测三组人群血清中CT-IgG的表达情况;利用前期获得表达、纯化的6种沙眼衣原体蛋白,建立这6种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6种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在TFI组、FC组和IFC组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对三组研究对象6种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的OD值进行统计描述,以CT-IgG的检测结果(阳/阴)为参考标准,绘制6种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利用约登指数确定各抗体的截断值。以TFI作为参考类,将FC、IFC分别与参考类建立两个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年龄预测TFI、FC和IFC的价值,并利用后退法筛选变量。【结果】各组研究对象CT376和CT443抗体OD值不全相同,CT-IgG阳性率不全相同。经两两比较发现,TFI组的CT376抗体OD值高于FC组(0.86 vs. 0.60,P=0.026)。TFI组的CT376抗体OD值高于IFC组(0.86 vs. 0.64,P=0.026)。IFC组CT443抗体OD值高于TFI组(0.59vs. 0.34,P=0.036),高于FC组(0.59 vs. 0.30,P=0.02)。经过比较,CT376抗体的阳性率在三组间不全相同(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FI与FC建立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IgG [P <0.001,OR=0.084,95%CI(0.025,0.284)]、CT376抗体[P=0.068, OR=0.359,95%CI(0.120,1.078)]。CT-IgG是输卵管性不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T376抗体尚不能成为输卵管性不孕的独立危险因素;TFI与IFC建立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不孕的患者中,CT-IgG [P<0.05,OR=0.194,95%CI(0.046,0.817)]、CT376抗体[P<0.05,OR=0.176,95%CI(0.038,0.818)]和CT381抗体[P<0.05,OR=0.112,95%CI(0.016,0.796)]是输卵管性不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376抗体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的表达情况高于正常生育及非输卵管性不孕的人群,提示CT引起的输卵管性不孕或许与CT376有关。检测CT-IgG和CT376血清抗体可能对CT引起的输卵管性不孕有预测价值。 |
《医学综述》 746-752 2025年第6期 2025 6 医学综述 |
---|
作者: 樊雁飞 、赵越 |
摘要: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沙眼衣原体无症状感染常导致生殖系统的并发症,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故其诊断难度较高。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控制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传统诊断方法包括显微镜镜检、细胞培养和抗原检测等,虽然具有一定特异性,但普遍存在敏感性不足、操作复杂等局限性。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即时检测以及组学技术的进展显著提升了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能力,为更精准地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提供了重要支持。 |
《护士进修杂志》 1767-1772 2024年第16期 2024 16 护士进修杂志 |
---|
作者: 王璐 、魏楠 、崔莹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情景(situation, S)-背景(background, B)-评估(assessment, A)-建议(recommendation, R),简称为SBAR模式的床旁交接班在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11月我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398例患者及本科室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将2023年4-7月收治的1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交接班模式;2023年8-11月收治的2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SBAR床旁交接班模式。比较2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预判性护理、健康指导)、交接班质量;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结果 除护理工作质量中基础护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中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维度外,观察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专科护理、病情观察、预判性护理及健康指导)、交接班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护理床旁交接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能力,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还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宣教掌握情况,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数据库 | 操作 |
---|
1 | 6种沙眼衣原体蛋白抗体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的表达及检测价值 | 刘明娜 、齐蔓莉 、陈小红 、谭金凤 、张丹 、刘雨嫣 、韩建德 、马春光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1期 | 期刊 | |
2 |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樊雁飞 、赵越 | 《医学综述》 2025年第6期 | 期刊 | |
3 | 基于SBAR模式的床旁交接班在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 王璐 、魏楠 、崔莹 |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6期 | 期刊 |
出版物经营(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新出发(鄂)批字第1073号 电子出版物制作(鄂)电制证字第001号 音像制品制作(鄂)音制证字第01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鄂)字第00975号
正在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