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 注册
机构登录
《环渤海经济瞭望》 147-148 2020年第3期 2020 3 环渤海经济瞭望 |
---|
雏鹰农牧面值退市资本市场 |
作者: 黄苗 |
摘要: 雏鹰农牧在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背景下,成为养猪行业第一个面值退市股票,导致其退市的主要原因是:盈利能力弱,上市以来利润遭侵蚀;企业缺乏筹资风险意识,资产负债率逐年上涨;投资活动收益甚微;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失去信心。本文从保证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完善投资决策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监督意识这几个方面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5-48 2021年第8期 2021 8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债券违约雏鹰农牧农林公司 |
作者: 魏熊征宇 |
摘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债券违约事件最早发生于2014年,从首次违约的"11超日债"后,债券违约事件时有发生。而农林类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比其他行业更加容易出现债券违约的状况。因此本文选取雏鹰农牧这一典型企业,首先回顾了雏鹰农牧债券违约的过程,然后分析雏鹰农牧发生违约事件的成因,并对企业发生债券违约而导致的危害进行研究,最后对如何防范农业类企业债券违约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
《中国商论》 160-162 2021年第11期 2021 11 中国商论 |
---|
雏鹰农牧财务风险风险防控企业风险盈利能力 |
作者: 蒋格格 、屈方圆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农牧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但由于农牧业经营易受到季节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财务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农牧业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农牧业上市集团雏鹰农牧集团为例,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找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并根据具体的原因提出相应风险防控措施。研究发现,雏鹰农牧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需要在投资、筹资、发展战略、盈利能力、财务风险意识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降低企业风险。本文通过对雏鹰农牧集团财务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对该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同时也为农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借鉴作用。 |
《中国猪业》 32-36 2019年第5期 2019 5 中国猪业 |
---|
黑猪雏鹰黑猪育种性状 |
作者: 李连成 、戚守登* 、李新建 、任飞要 、杜卓 、崔丰华 |
摘要: 为了促进黑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三门峡雏鹰农牧有限公司开展了黑猪育种工作,对初步培育的黑猪母猪相关性状进行了观测。比较雏鹰黑猪母猪与二花脸猪、莱芜黑猪、鲁莱黑猪、松辽黑猪、南阳黑猪在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平均出生重、21日龄窝重、21日龄平均重等繁殖性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雏鹰黑猪母猪产仔性能理想,所产仔猪体重大,仔猪生长速度快,其遗传性能稳定,值得继续培育。 |
《中国猪业》 36-40 2013年第12期 2013 12 中国猪业 |
---|
生猪养殖经营模式雏鹰模式传统“公司+农户”模式 |
作者: 谭阳阳 、李平 |
摘要: 改善生猪养殖经营模式能够提高公司和农户的经济效益,但传统的"公司+农户"养殖经营模式存在不少问题。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长期探索提出了独特的雏鹰模式,这种模式有力保证了其经营业绩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本文在详细介绍雏鹰模式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雏鹰模式在规模扩张、产品质量、养殖效率这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其他生猪养殖企业探索经营模式,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
《高等建筑教育》 149-154 2022年第3期 2022 3 高等建筑教育 |
---|
“雏鹰计划”培养措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
作者: 汪智洋 、阎波 |
摘要: “雏鹰计划”作为衔接高校与高中教学的“桥梁”,实施多年以来,在高校、高中相联合的“双高”模式下,既为高中学子提供了深入研究科学技术的机会,也为各大高校提供了培育具有良好科研基础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平台。文章通过对“雏鹰计划”项目的全过程指导回顾,探讨了在“双高”合作机制下科研课题的特殊性、科研方法的独特性、科研手段的多元性。从学员角度,分析了雏鹰学员培养的举措与特点,注重培养过程中对关键性内容的把握,并以此对高校科研工作开展与人才培养方式间关系进行了探讨。 |
《华北农学报》 157-160 2010年第z3期 2010 z3 华北农学报 |
---|
休闲农牧业农牧民增收 |
作者: 吴利华 、格根哈斯 |
摘要: 简要介绍了休闲农牧业的概念、功能,叙述了休闲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资源优势,提出发展休闲农牧业的对策和建议. |
《寒旱农业科学》 1079-1085 2024年第12期 2024 12 寒旱农业科学 |
---|
生态农牧产业农牧交错区现代农牧产业体系产业振兴甘南州 |
作者: 李红霞 、乔德华 、王建连 、张东伟 、马啸云 、刘锦晖 、任慧 、刘海波 |
摘要: 甘南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独特的草原生态系统,造就了得天独厚的“高原草地农牧交错区”的地标特质,现已形成以“牛羊猪鸡菜果菌药”八大产业为主体,以青稞、油菜等为补充的生态农牧产业新格局,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优质生态农牧产品,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成效显著。但甘南州农牧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层次较低、新型经营主体整体实力较弱,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供给支撑不足的短板弱项也不容忽视。为持续提升甘南州现代化生态农牧产业发展水平,构建现代生态农牧产业体系,应着重从优化农牧产业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聚集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展农牧产业功能,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现产业效益倍增;构建支撑服务体系,夯实农牧业发展根基等方面不断深化并推动甘南州现代化生态农牧产业体系构建。 |
《中国瓜菜》 40-44 2018年第5期 2018 5 中国瓜菜 |
---|
蔬菜消费高寒农牧区农牧民西藏 |
作者: 宋连久 、朗杰 、王忠红* |
摘要: 蔬菜供给侧改革是当前高原农牧区改善民生问题以及提升农牧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深入分析了当前蔬菜消费现状,进而找出了影响农牧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在调查结论基础之上,提出需要构建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和庭院蔬菜设施栽培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及蔬菜销售点的市场供给模式。 |
《农业与技术》 107 2012年第12期 2012 12 农业与技术 |
---|
农牧业收入途径 |
作者: 强久卓玛 |
摘要: 随着我国农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调整战略结构,进行农牧结合,的确使农牧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虽然这种收入的发展较慢,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依然在稳定上升,农村的经济情况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国家政府很关心农牧民的收入问题,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提高农牧民的收入,首先要重视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抓住机遇,实现经济效益. |
《高原文化研究》 35-45 2024年第3期 2024 3 高原文化研究 |
---|
历史地理农牧过渡地带北方农牧交错带 |
作者: 贾金晖 |
摘要: 北方农牧交错带课题的独特性与现代学术研究旨趣关系紧密,是区域民族史、环境史、全球变化等前沿问题的综合性学术田野。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史现场进行重现,不仅是对特殊区域社会演进动态的历史关心,也是对区域生态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关心,更是对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矛盾、国家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议题的未来关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学研究者参与到北方农牧交错带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运用文献记载、考古成果等代用证据,深入实践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区域典型地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区域人地互动等专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历史地理学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农牧交错带概念不断深入挖掘与拓宽、推动区域研究时空范围的延展、弥补区域研究方法的不足等多方面。而得益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历史地理课题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特殊性,历史地理学学科思想、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长足的实践与发展。 |
《林业经济问题》 394-397,402 2007年第5期 2007 5 林业经济问题 |
---|
农牧交错带农户退耕补贴农牧业收入 |
作者: 孙芳 、章杏杏 、孟凡艳 |
摘要: 通过对处于农牧交错带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3县农户的实地调查,应用农户2006年的家庭生产经营与其他行为的实际数据,分析政府退耕补贴政策行为对农牧交错带农户收入的影响.结论为:无论在退耕补贴期内政府执行原退耕直接补贴标准,还是在补贴期限届满后执行新的补贴标准,农户因退耕而获得的直接补贴与种植牧草收入之和大于在退耕地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入. |
《青海金融》 52-56 2022年第10期 2022 10 青海金融 |
---|
农牧区金融农牧业产业化乡村振兴 |
作者: 闫一鸣 |
摘要: 为了探索农牧区金融与特色农牧业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本文使用海西州2010~20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海西地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程度在波动中不断提升;农牧区金融与农牧业产业化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产业化的有效性、增强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创立金融服务企业平台等对策建议。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8-110 2003年第1期 2003 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发展研究进展 |
作者: 吴贵蜀 |
摘要: 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贫困人口集中区和我国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东、中部地区向西发展的必经地带,历年来对该地带的研究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体系,但仍存在较多的缺陷.鉴于农牧交错带独特而重要的生态作用,今后对农牧交错带的研究应引起理论界的更多重视. |
《农民致富之友》 3-3 2014年第10期 2014 10 农民致富之友 |
---|
农牧民增收措施 |
作者: 张秀敏 |
摘要: 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就要尊重农牧民的经营自主权,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技、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牧民就业渠道,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制定农牧民技能培训计划,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农牧民增收提供社会保障。 |
《海洋开发与管理》 117-120 2008年第4期 2008 4 海洋开发与管理 |
---|
农牧化生产海岛 |
作者: 汪依凡 、沈家法 、杨和福 |
摘要: 文章叙述了浙江海岛在全国的资源优势,开展海岛海域农牧化生产活动的意义、现状、举措以及产业经济前景分析. |
《水土保持研究》 229-233 2008年第3期 2008 3 水土保持研究 |
---|
农牧结构调整农牧模式黄土丘陵区宁南 |
作者: 王之明 、程积民 |
摘要: 针对宁南黄土丘陵区农牧业存在的人口多、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和种植结构单一、农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认为积极推动农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缓解农业用水和提高农民收人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并结合河川乡实际,提出了适宜河川乡的牧+林+农结合型发展模式以及相关的配套技术. |
《农民致富之友》 176-176 2013年第12期 2013 12 农民致富之友 |
---|
畜牧生态农牧业 |
作者: 白萍 |
摘要: 畜牧是大产业,生态是大概念,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生态畜牧在三农中具有战略地位,对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是通过对共和县的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调研,主要阐述了共和县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基本概况,以及对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现代农机》 21-23 2021年第6期 2021 6 现代农机 |
---|
西藏农牧民收入城镇化 |
作者: 李小艳 |
摘要: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西藏2010—2018年的城镇化水平与农牧民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分析西藏城镇化进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进程对于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显著,家庭经营性收入受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直接影响最强,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受到的影响最弱,工资性收入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推进西藏城镇化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农业考古》 67-74 2020年第3期 2020 3 农业考古 |
---|
北宋河北路农牧用地 |
作者: 肖晓凡 |
摘要: 北宋时期由于疆域狭小、人口迅速增长以及农田的大面积开垦,导致农牧用地矛盾十分尖锐。河北路在北宋时处于北部边防要地,宋廷在此先后设立了10余所大型牧监来豢养国马备边,但河北路又为传统的农耕区,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农牧用地争端。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分别代表农田和牧地两派大臣的激烈交锋。统治者的倾向也因时而变,北宋前期加强对牧地的保护和管理,北宋中后期往往采取牺牲牧地的办法来保障农业用地。北宋一代,农田和牧地反复进行着较量,农牧博弈最终以农进牧退而告终。本文考察了北宋时期河北路农牧用地矛盾,由此管窥以农为本的北宋王朝在与北方契丹政权较量中的政策抉择。 |
题名 | 作者 | 来源 | 数据库 | 操作 |
---|
1 | 雏鹰农牧“面值退市”案例研究 | 黄苗 |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3期 | 期刊 | |
2 | 农林公司债券违约问题研究 ————以雏鹰农牧为例 | 魏熊征宇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8期 | 期刊 | |
3 | 雏鹰农牧集团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建议 | 蒋格格 、屈方圆 | 《中国商论》 2021年第11期 | 期刊 | |
4 | 雏鹰黑猪母猪部分性状观测报告 | 李连成 、戚守登* 、李新建 、任飞要 、杜卓 、崔丰华 | 《中国猪业》 2019年第5期 | 期刊 | |
5 | 生猪养殖经营模式的研究 ——基于雏鹰模式与传统“公司+农户”模式的比较分析 | 谭阳阳 、李平 | 《中国猪业》 2013年第12期 | 期刊 | |
6 | 转变思维 因材施教:“雏鹰计划”课题教学反思与实践 | 汪智洋 、阎波 |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3期 | 期刊 | |
7 | 发展休闲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 吴利华 、格根哈斯 | 《华北农学报》 2010年第z3期 | 期刊 | |
8 | 甘南州现代生态农牧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 李红霞 、乔德华 、王建连 、张东伟 、马啸云 、刘锦晖 、任慧 、刘海波 |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 | 期刊 | |
9 | 高原农牧区居民蔬菜消费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西藏7地(市)42县934个农户的调查 | 宋连久 、朗杰 、王忠红* | 《中国瓜菜》 2018年第5期 | 期刊 | |
10 | 加快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 强久卓玛 |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2期 | 期刊 | |
11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历史地理研究实践 | 贾金晖 |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 | 期刊 | |
12 | 政府退耕补贴行为对农牧交错带农户收入的影响 | 孙芳 、章杏杏 、孟凡艳 | 《林业经济问题》 2007年第5期 | 期刊 | |
13 | 金融支持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探析 ——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 | 闫一鸣 | 《青海金融》 2022年第10期 | 期刊 | |
14 | 农牧交错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吴贵蜀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 | 期刊 | |
15 | 布尔津县农牧民增收措施 | 张秀敏 |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第10期 | 期刊 | |
16 | 浙江开展海岛海域农牧化生产潜力巨大 | 汪依凡 、沈家法 、杨和福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4期 | 期刊 | |
17 | 宁南黄土丘陵区农牧结构调整与模式的研究 ————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 | 王之明 、程积民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第3期 | 期刊 | |
18 | 关于共和县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调研报告 | 白萍 | 《农民致富之友》 2013年第12期 | 期刊 | |
19 | 西藏农牧民不同类型收入与城镇化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 李小艳 | 《现代农机》 2021年第6期 | 期刊 | |
20 | 北宋农牧用地矛盾略论 ————以河北路为中心 | 肖晓凡 |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 | 期刊 |
出版物经营(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新出发(鄂)批字第1073号 电子出版物制作(鄂)电制证字第001号 音像制品制作(鄂)音制证字第01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鄂)字第00975号
正在努力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