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摘要:
长恨歌的思想主要是以《长恨歌》中“怨愤不平,怒沉不蔓”为创作基础,通过对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社会现实进行描写描绘而形成。其诗歌内容深刻反映了当时悲惨婚姻和积弱女子命运凄苦、民声烦闷之悲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在精神上所遭受的压抑与煎熬。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白居易《长恨歌》艺术思想及其主要观点,一是“怨愤不平”;二是“讽喻交融,哀婉曲折”,与白居易的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品相比,他的代表作《长恨歌》在某种意义上是偏离了历史的;三是它的创作重心是李、杨的爱情悲剧,以“情”为创作主题,其意义也属于感伤“风情诗”;四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随时代而变,随作者而变,随诗的情境而变。
会议名称:
2024年第一届“炎培杯”文艺学术交流理论优秀论文合集
页码:
136-144
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共0条
------暂无数据------
被引文献
共0条
------暂无数据------
相似文献
共0条
------暂无数据------
刊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