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9

    青年“躺平”现象的成因透析与应对理路

    袁芃 董叶青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躺平”作为一个网络热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当代部分青年“拒斥内卷”“崇尚低欲望生活”的心理诉求与行为特征,“躺平”对青年个人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在看似相同的“躺平”表象下,有些青年“0度躺平”、彻底“摆烂”,有些青年“45度躺平”、伺机而动。对青年“躺平”的不同样态进行梳理,有助于对其群体构成的原因做出深入探索——根源是资本逻辑辖制与社会结构性困境,深层原因是青年价值观培育过程的效果不优和媒体舆论与非主流思潮的联袂影响,直接原因则是青年群体的生理共性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压抑。为此,全社会应协同发力,完善相关机制与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青年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因势利导,以促使“躺平”青年重燃斗志,自主自觉回归奋斗的正道。
    基金项目:
    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研究”(20JDSZK142);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经典著作’提升‘原理’课引领力的方式研究”(2024ZSS036)
    页码:
    42-49 
    刊物介绍